舊地重遊,雜記一籮筐
許淑昭完稿於6月
  儘管SARS肆虐大半地球,也無視美伊戰況如何,折騰了17個鐘頭依然如約抵達了慕尼黑。在通往行李提領處,望見玻璃隔墙外,我的好友Leather Art Forum的發起人ReneBerends早已等候在那,從那時起揭開了”台灣參訪團”在歐洲15天的精采行程。這是一趟用心與眼行走的旅途,因為負責翻譯的Shun,只能在重點時刻作短暫的陪同,以免她週歲多的小女兒Selina找不到媽咪太多天。穿越過語系複雜的西歐,多處雖是舊地重遊,隨著時空的轉換,卻有極多的新發現。旅行是一種機緣,特意在上下班時段跟隨在地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擺渡於上班與住宅區間,是我每到一個地方旅遊必做的功課;市井小巷與各種市場與博物館也是我必逛的景點之一,偶而只蹓躂在當地的廣場,悠閒的觀看著人們的衣著打扮與肢體語言,對一個觀光客而言卻是一種更深沉的體會異地文化的方式,我常調侃自己是在探訪民情。

  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有別於Leder-Gilde E.V. 2000年時在荷蘭年會的開朗氣氛,此次在慕尼黑的例會顯得嚴肅拘謹的多。協會歷經內鬨的難堪與苦楚後的滄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潛與蛻變後,雖然領悟團結就是力量,然而鼎鐘山林人各有志,終究仍是歩上分離一途。開會日期正值Leather Art Forum exhibition "Reflections"在慕尼黑的展出期間,很遺憾有些專程長途而來的會員竟未能到會場參觀,不禁讓我揣度他們對皮革藝術的熱情是否已遺落了?單純就是美,放下我執,精騖八極,心遊萬仞,才能喚醒創意,催生好作品,在"Reflections"展中,我聽到創作者透過作品強烈的表達出心中深處的聲音,恣意的遊走於皮革工藝與藝術間,我喜歡與這群「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的同好們,共同築起「Leather Art Forum」這個理想國,在這個國度裡只有真愛、互信、和平、希望…………。

   

  都市在發展到成熟之時,就會產生主流藝術,主流藝術又會再衍生新藝術,不斷的交替延生而給未來的人類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由慕尼黑的建築藝術與隱藏背後的人文意義,讓我驚覺到,如果我們再不好好保存古蹟與有智慧的建設當下的話,將來延續給子孫的將是一段空白,不只是有形建設的獨缺,更是文化與藝能的貧瘠,我們只是徒存於物質充裕的表相裡,其實我們活得如此匱乏。

  最佳導遊兼保鑣仍是Rene莫屬,續圓2000年未完的夢,此趟我們真的飛馳在羅曼大道上, 兩旁的景色美得如電影畫面般的不真實,推開車門,置身其間卻是伸手可及。從德國的南方駛 往西北的荷蘭,一路由枯枝、新芽、嫩綠到阡陌潔白的蘋果花與遍野鮮黃的油菜花交疊,再到 繽紛的鬱金花田,路無盡延伸,在時間退縮中我們航向了春天。

  為了再度造訪皮革博物館,我們決定在法蘭克福的郊區先住一宿,以便隔天有較充裕的時間仔細參觀.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我們更能掌握參觀的要領,尤其是Rene精闢的解說,讓大家盡情的沉浸在皮革演變歷史的步履中。感謝館長Dr.Rosita Nenno溫馨的接待,歲月未曾在她的臉上佇留,陽光般的笑容依舊如昔,再次相遇雖然短暫,卻愉悅怡人。























  兩天的奔馳終於在夜已低垂時抵達Leatherart & Craft in the Netherlands創會人Gerda van der Stroom-de Jong的家,比起典型的荷蘭建築,這兒可是寬敞美麗的多,不只有前後院,還有放置哈雷機車的專房,Gerda怕我們在驚嘆中流下羨慕的口水,早已準備好紙巾在一旁侍候著。早已知道Gerda與Gerard都是哈雷迷,只是沒想到沉醉的如此徹底,原來機車還有分季節與長、短途騎駛的機種, 看來我還真是土得夠啊!Gerard與外子是同行,正巧兒子的生日又是與Gerda同一天;一連串的巧合牽連,皆來自於與同為皮革藝術耕耘者而結緣。

  如果將Rene Berends的”Leather Jewelry”課程比喻為精緻典雅的懷石料理,那麼Geert de Bruijn 的“Uniting with Leather”就像豐盛多元的中國料理。在Rene家的工作室與庭院自由隨坐上課,收音機裡不斷的傳出熟悉的西洋老歌,Rudi [他家的挪威納狗]不時的過來與我們Say Hello,尤其是Doris的料理,令人齒頰留香垂涎不已。也許就是這樣的氛圍催化吧?在歐洲的課程總是讓人自由舒暢。從小受慣刻板教育與經常做分毫不能差的手縫創作,養成了自己的腦力總在方矩之間徘徊,這次Geert啟發式的引導教學,頓時讓我的思緒如飛出牢籠的鳥兒,無拘無束的滑行於天際。這是另一種體驗---心靈放釋的體驗,在下次的創作裡,新的元素即將加入。





  今年欣逢梵谷冥誕150週年,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舉辦了多種的慶祝活動,停留期間正是”Vincent’s choice”的展出,雖然有很多的景點我們未曾拜訪,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然是第一優先。儘管與生命只有短暫的交集,卻綻放出藝術史上燦爛的火花。梵谷的畫冊在坊間隨處皆可購得,然而,若非親眼所見,無法體會梵谷作畫時,亟欲用鮮活的色彩展現的生命力掩蓋心中的孤寂躁鬱,唯有透過作畫才能敘述對弱勢的悲憫,才能平息無從宣洩的澎湃,也才能由世俗的束縛中完全釋放自我。梵谷即使畢生受盡折磨,卻始終鍾於自我的敦厚真誠,讓他的畫作不斷的傳遞著不滅的情境。

  找對了夥伴,出走就成為一件享受的事,雖然少少的幾人,歲數也參差了30 幾年,也許是血液裡都隱藏著同樣的瘋狂與爆笑吧?!一旦觸動了就一發不可收. 慧黠幽默的Shun和Isis的愛搞笑,加上反應奇快的kelly和她那冷面笑匠的娘”mama”, 一路上除了笑還是笑。感謝德國的Rene & Doris與荷蘭的Gerda& Gerard夫婦,因為他們親如家人般的照顧, 讓我們得以怡然自在的悠遊於陌生的國度,這不是每個旅者都能享受到的禮遇, 這份情意深植我心. 朋友相知不在時間的長短,珍惜難得的緣分,交流心中深沉的的思緒,保存共 處的每一刻,在往後的時光中慢慢咀嚼,是最難忘的一道美味。

  這趟的歐洲之行,是為 Leather Art Forum的"Reflections"展而行, 原本想記錄些展出的相關事宜,但在拜讀Rene Berends執筆的"Reflections": The first travelling group exhibition of leather art之後,覺得他寫得很精彩完整, 沒有必要再重複論及,遂以一個旅者的眼光和參展者的角度來記錄心情軼事。

回選單
Zinnia's